十年“焊”一箭:中国搅拌摩擦焊技术成功应用
谈起搅拌摩擦焊技术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00次发射上的成功应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149厂特种焊接中心工艺组组长徐奎竟有些“伤感”,因为这一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花费了十年心血。
2010年,149厂焊接车间刚刚成立就遇到了长征四号火箭共底贮箱打压试验遭遇挫折的“意外”,这对该型号线上所有人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打击。
自研制长征四号火箭以来,该厂研制的三级共底贮箱焊接一直采用熔焊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一焊接方式容易产生气孔、金属夹杂等缺陷。虽然在研制过程中一直在改进,但与用搅拌摩擦焊焊接的箱底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早在2005年,该厂就开始研究搅拌摩擦焊技术,并在后续的几年中在新一代运载火箭贮箱短壳、筒段纵缝,箱底圆环纵缝、箱底环缝等研制应用中取得了突破。
一边是可靠性高、绿色、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搅拌摩擦焊技术,另一边是成熟的已通过飞行考验的熔焊技术,谁也不敢轻易更改工艺技术状态。但试验出现的问题,让长征四号火箭研制人员开始反思,并在最后下定了决心,长征四号火箭贮箱焊接方法一定要改。
2014年年初,该厂利用现有设备及新研制的工装,在长征四号火箭共底贮箱整箱总对接环缝生产中,进一步实现了搅拌摩擦焊生产;整箱常规强度试验、静力试验均一次通过,极大地提高了型号线上所有人员的士气。
从2005年开始,研究搅拌摩擦焊技术,到2014年长征四号火箭箱底、筒段、短壳纵缝采用搅拌摩擦焊生产的共底贮箱发射成功,该厂真可谓“十年‘焊一箭”。
今年1月底,149厂研制的全搅拌摩擦焊液氧箱整箱成为我国首例顺利通过液压、气密试验考核的产品。为了这一次成功,该厂特种焊接中心的员工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
该厂装备公司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运载火箭贮箱“总对接环缝”搅拌摩擦焊装备,可用于液氧箱总对接环缝的焊接。虽然搅拌摩擦焊技术在运载火箭贮箱研制中的应用得到多方认可,但要把“总对接环缝”一直采用的熔焊方式更换成搅拌摩擦焊,型号“两总”还是有些不放心。为了确保合练试验的高可靠性,型号“两总”最终决定:液氧箱“总对接环缝”焊接采用熔焊生产。
“听到这些,大家真的不甘心,为什么不让我们证明,我们能行!”特种焊接中心负责人
上一篇文章:航天科工自主研制核电环境监测机器人
下一篇文章:国务院核准建设“华龙一号” 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