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长征七号”保驾护航
从渤海之滨到南海之涯,再到冲上太空,承担“天地运输走廊”的重任,长征七号火箭凝聚了800余名天津航天人的心血。现场有80名天津大火箭基地的航天人,目睹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从数字化设计,到一钉一铆组装,再到总装完成直至冲上云霄,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的航天人见证了长征七号火箭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全程护驾 发射前细心守护
火箭发射前一天,天津大火箭基地的工作人员用“一方面惴惴不安,一方面信心百倍”形容当时的心情,“质量是生命”,在总装完成交付后,天津大火箭基地现仍有50余人的保障团队正身处文昌航天发射场内,从控制系统、遥测系统等各个方面,和文昌基地工作人员一起进行配合测试。更有10余人的团队一路护航,随长征七号一起从天津抵达文昌。在海上,天津大火箭基地工作人员仍坚持每隔1个小时,就给长征七号测算一次最新数据,检测数据是否正常。温度、湿度都会影响火箭的质量,一旦湿度过高就要赶紧除湿,确保所有数据正常。抵达后,工作人员先对火箭分段进行测试,再组合测试,最后转运至发射塔架。
天津航天人从始至终,一直守护着长征七号,直至它最后顺利升空,把载荷送入预定轨道,残骸也顺利被回收,大家的心才放了下来。
长征五号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完成总装,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首飞。其起飞质量约869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与国际上主流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相当,将承担发射嫦娥五号、空间站核心舱以及火星探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任务。
据介绍,已经发射成功的长征七号以及下半年即将发射的长征五号都是一号箭,也就是“遥一”箭,“遥一”箭首飞的示范意义更大,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天津基地正在进行长征七号“遥二”箭的总装工作,年底将正式完工,“遥三”箭的组装也已正式启动。“遥二”箭将承担更多的具体任务,如搭载货运飞船。
除了在天津完成总装测试,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火箭上还有不少“天津元素”,例如,箭体上“中国航天”的醒目大字就来自天津老牌企业灯塔油漆,很多零部件都实现了本土采购等。目前,位于天津开发区的大火箭基地周边已聚集了19家航天企业。
2、让“长征七号”行走在最稳的轨道上
航生石化环保有限公司是中航工业航宇公司旗下企业,承担了从装配测试塔运至发射塔的轨道项目的焊接工作,鉴于长征七号作为我国目前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3.5吨,是以往火箭的1.5倍,装备总重量约3000吨。因此,从装配测试塔运至发射塔的轨道采用了qu120型重型轨道,该型轨道的截面面积大,而且轨道中心部位不易加热到需要的温度(
上一篇文章:中国科协代表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
下一篇文章:天津滨海新区“工业云”平台国家试点获批